聚焦取保候審新規 “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論壇”舉辦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 (中青報.中青網 記者 王亦君)取保候審是刑事訴訟中一項重要的非羈押性強制措施,依法規范適用取保候審,對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節約司法資源、保障刑事訴訟順利進行具有重要意義。9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國家安全部聯合發布新修訂的《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進一步明確了取保候審的適用范圍,強化對被取保候審人的執行監督等。為確?!兑幎ā返玫饺?、準確實施,加強法律共同體的良性互動,由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辦,北京星來律師事務所、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協辦的“我國刑事訴訟中的強制措施——以《關于取保候審若干問題的規定》的理解與適用為視角”論壇近日在京舉行,法學理論界與司法實務界共同研討規定。
最高人民檢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主任高景峰以“強制措施司法適用應注意的幾個基本問題”為主題進行了分享。他結合刑事訴訟法幾次修改的特點,從實務角度具體闡述了如何在辦理案件時落實好比例原則和必要性原則,把少捕慎押的司法政策貫徹到包括取保候審在內的強制措施整個適用過程當中。此外,從刑事訴訟法規定的可以逮捕的情形、強制措施之間的動態性調整、少捕慎押司法政策的落實等方面進行了論述。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相關人士圍繞規定進行了線上分享。他針對《規定》的總體感受和實踐中的作用進行了詳細解讀,同時,就進一步細化和明確國家安全機關執行取保候審的機構程序,符合足以防止發生社會危險性,不同機關之間的工作銜接,取保候審與監視居住收監執行如何銜接等問題發表了看法。
全國律協刑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律協副會長劉衛東提出了三點律師在提起取保候審申請中應注意的問題:一是提起取保候審的時機以早為佳;二是取保候審的申請理由越充分越好;三是切實為當事人爭取合法權益最大化。
京師律所(全國)刑委會常務副主任陳琦在總結發言中表示,我國刑事訴訟領域的頂層制度設計是以不羈押為原則、以羈押為例外,要實現這個目標,須用改革的方法。論壇中律師與司法機關人士都表達出了很鮮明的觀點,《規定》提供了先進的司法理念,對促進司法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標簽:
[責任編輯:]
猜你喜歡
- (2022-11-11)岳犇健康,古法養生美容傳承者,全方位帶你打造自己的養生品牌
- (2022-11-11)美國延續特朗普時期對華禁令,外交部:堅決反對
- (2022-11-11)《世界開放報告2022》:2012年至2020年中國開放指數提升5.6%
- (2022-11-11)第十四屆中國航展:“中國空間站”受關注
- (2022-11-11)科技部:“十四五”末國家高新區數量達220家左右
- (2022-11-11)特斯拉宣布在美國召回超4萬輛電動汽車
- (2022-11-11)互聯網大會“黑科技”上新,有你喜歡的嗎?